由斷橋而想到的——記一次戶外拓展訓練心得
我局組織工作人員到北京拓展訓練基地進行戶外拓展訓練。到達拓展訓練基地后放下行李,立即到樓下集合,全部人員被培訓師隨機地組成了四支隊伍,組完隊伍后,首先被帶到教室,由培訓顧問老師講課。由此知道,像戶外拓展訓練這種體驗式訓練,起源于二戰(zhàn)時期的海上生存訓練。戶外拓展訓練開始了,老師要求四支隊伍,用五分鐘的時間,選出隊長,給自己的隊命名,制定隊徽、隊訓和隊歌。我被隨機的分到第五隊,我們隊的隊名隊徽都是F1,隊訓是:團結拼搏、更快更強,隊歌是打靶歸來。還好,我們隊能清晰的記得隊歌的歌詞,隊歌唱得非常洪亮。
我們F1隊第一個訓練項目是"斷橋。"斷橋"項目是每位隊員在穿好保護的情況下,依次輪流爬上8米高的斷橋,從斷橋的一端跳到另外一端,之后再跳回來。我之前是不打算參加這個高空訓練項目的,就如老師說的那樣,人會給自己找很多借口,而這些借口常常成為掩飾自己面對困難和挑戰(zhàn)的種種理由。在我們隊其他隊員都成功跨越斷橋后,在同隊隊員和培訓培訓師譚森老師的鼓勵下,我試著上了斷橋,可當我真的站在斷橋的一端,向另一端跳的時候,猶豫了很久,遲遲不敢跨越,兩腿有些發(fā)抖,連說了三個"不行",這時,培訓師在后面鼓勵我說:不能說不行,"不行"是職場上的一大忌,最壞的結果是懸在空中,我會拉你上來,沒有危險的。同時,隊員們也都在關注著我,給我以鼓勵,最終我深呼吸一下,全身心的跳到了斷橋的另一端,又從另一端跳了回來。
按照"北京戶外拓展訓練"培訓教育的模式,每個實際訓練項目下來是回味感受,隊員們圍成一圈,每個隊員都要談一下自己對參加這個項目的體會。我對斷橋這個項目的感受很深,想了很多。在我們的工作、學習和生活中,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機遇,當一些看上去無法克服的困難和人生際遇來臨時,每個人的選擇各不相同,由此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每個人千差萬別不同的人生。當災難、困難或機遇來臨時,我們常常會猶豫不定,躊躇不前,是因為我們患得患失,顧慮重重,怕丟面子,缺乏克服困難、敢于挑戰(zhàn)、勇于嘗試的勇氣。成功者與一般人的最大的區(qū)別在于成功者面對困難和機遇時,敢于挑戰(zhàn),勇往直前,不怕挫折,勇于嘗試。遇到困難時,我們面對的最大的敵人往往是我們自己,戰(zhàn)勝困難首先要戰(zhàn)勝自己,態(tài)度決定一功,細節(jié)決定一切。線是由點組成的,當我們克服一個一個看似不能克服的困難時,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成長和鍛煉;當我們抓住每一次機遇并取得成功時,每一次成功的累積其實正在醞釀著大的成功。真可謂,斷橋一小步,人生一大步,人生處處是斷橋。
戶外拓展訓練教育這種體驗式教學,先行而后知,創(chuàng)造自然快樂的學習體驗,在體驗中學習,在學習中改變的模式,給我們每位隊員帶來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。斷橋,體現的是戰(zhàn)勝自我恐懼的過程;體現的是團隊協(xié)作意識。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這次戶外拓展訓練,我們的思維方式、同事之間的友愛、團結協(xié)作意識、團隊精神都會有較大的改觀。